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:申論議論文寫作高分論證技巧
議論文是申論文章寫作的最佳文體,它包含三大要素——論點、論據和論證。大部分考生對議論文的寫作思路是了解的,也能結合材料提出論點,但是寫出來的文章總是干巴巴的,閱卷人讀起來也是味同嚼蠟,為什么呢?主要是因為論證環(huán)節(jié)出了問題:既沒有充足的論據,也缺少必要論證,語言表達還過于口語化。如此這般的文章自然提不起閱卷人的興趣,自然扼殺了閱卷人想給高分的沖動。國家公務員考試網(m.caichenglipin.com)認為,想要擺脫干癟的“木乃伊”式申論作文,要讓論證素材豐富化、論證方法多元化、文字表達規(guī)范化。
一、論證素材的選取
考場壓力較大,不少考生抱怨一上考場看見作文腦子就一片空白,能提出觀點就不錯了,具體到論證那就聽天由命了,大不了抄抄材料。這固然有平時缺少練習的原因,更多則是沒有掌握好正確的方法。
其實,一篇應試的申論文章論據既可以取材于原材料,也可以來源于平時的積累。就試卷這塊“地”取材會產生大段抄材料的嫌疑,為了規(guī)避這種風險,建議各位考生歸納概括使用材料中的案例,按照“主體-處境-做法-結果-啟發(fā)”的思路先簡明扼要概括案例再運用到文章之中,通常材料當中出現的地點、人物名會使用代稱,如“S市”、“吳女士”等,考生在使用材料的時候最好將主題稱呼補全,轉換成“上海市”、“吳菊萍”以后再用,這樣可以增強論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;除了來源于材料還有就是結合實際的積累,主要包含與作文主題相關的典籍片段、名言警句、社會熱點、成語和諺語等,如果文章主題是“海洋的開發(fā)與保護”,可以聯想到“春江潮水連海平、海上明月共潮生”、“海納百川、有容乃大”以及《海洋環(huán)境保護法》等作為自己論證的素材。雙管齊下,方能使論據更加豐富。
二、論證方法的選用
考生的考場作文經常是論點和論據“兩張皮”,提出了論點,羅列完論據,一個分論點就算是“大功告成”了,這種簡單的羅列是在回答歸納概括題而不是申發(fā)論述。論證是把論點和論據有機結合的凝固劑,運用恰當的論證方法可以理順文章的邏輯,增強文章的條理性。常見的論證方法有“理證法”、“例證法”和“喻證法”——理證法就是用講道理的方式聯通論點和論據,圍繞論點講述眾所周知的真理,如“科技是第一生產力”、“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(chuàng)造者”;例證法就是用事實說話,用實際發(fā)生的事件去說明論點的正確性,例如“帝辛驕奢淫逸,造酒池肉林、貪圖享樂致西周覆滅;漢高祖輕車簡從、輕徭薄賦、勸課農桑使經濟得以恢復”運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說明了“成由勤儉敗由奢”這一道理;喻證法就是將抽象復雜的論點用打比方的方式變得簡單容易理解,如“養(yǎng)老體制中存在的沉疴宿疾需改革這一劑猛藥”。論證方法多樣可以使作文從僵化死板中跳脫出來,變得生動。
三、論證語言的選擇
公考作為甄選人才的考試,需要的是與該職業(yè)“氣質”最為符合、能力最為匹配的人,而機關公文寫作是公務員最常見的工作事務,語言表達決定一篇文章的基本風格。申論文章應該是嚴謹縝密的,在寫的時候,要避免口語化的表述,更要杜絕語言邏輯錯誤,例如“我們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終于取得了勝利”,這一句話表意不明且口語化色彩過于濃厚,可以改為“紅軍不怕遠征難,烈火焚燒若等閑”,另外為了達到文從字順的效果,可以使用一些關聯詞表示因果、轉折、遞進等關聯詞,如“因為……所以……”、“因此”、“由于”、“之所以……是因為”等表示因果關系,“雖然……但是……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卻”表示轉折關系,“不僅……而且”、“甚至”、“更”表示遞進關系。語言是文章寫作的工具,善用語言才能揮就美好的篇章。
“千淘萬漉雖辛苦,吹盡黃沙始到金”,國考筆試的大幕即將拉開,希望各位考生迎難而上,不怕苦不怕累,不怕困難不怕挫折,多閱讀材料,多積累社會熱點,多思考事件背后的含義,為文章大廈積累論據的磚瓦,充實文章的論證環(huán)節(jié),讓自己的文章鮮活起來。古人貴朝聞夕死,在知道論證的正確方法后,要認真實踐,反復練習,中公教育專家相信大家一定可以迅速提高作文成績,達成一舉成“公”心愿!